首页
产品中心
因朵服务
部署方案
案例展示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NEWS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学术研读|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时间: 2024-01-21 09:28:39 浏览量:313
字号:
分享到: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经快速地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城市建设信息枢纽的城建档案馆,在拥有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城建档案公共服务体系融入大数据时代是时之所趋,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公共服务能力。

01城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概述

所谓城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概括地说是档案馆在满足公众需求时应该具备的服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具体理解为开展编史修志、满足公众学术研究、 日常生活等需求的能力。2007年,建设部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城市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到“城建档案馆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公益性科学文化事业机构”。这就明确了城建档案的服务内容 不再仅仅停留于提供案卷利用服务、业务指导服务上面了。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城建档案工作的外延,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城建档案馆在完成基础的接受、登记、整理、检索工作编制等基础工作,还要积极结合时代特点尽可能多地开发馆 藏城建档案信息,并将这些资源编研成为公众易于接受和使用的形式,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城建档案公共服务重要方式, 引进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城建档案馆,搭建智慧化线上办事大厅,开设城建档案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等。大数据与城建档案公共服务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拓宽社会获取城建档案的途径,也有利于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关注到社会需求。从城建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内涵以及城建档案馆的基本职能这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城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认知能力,是指城建档案馆利用各种途径收集分析用户需求,接收档案用户的体验反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充分细致的分析,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工作缺陷的能力。

二是供给能力,城建档案馆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档案利用服务、档案文化服务两种。其中档案文化服务的要求更高一些,需要档案工作者根据档案材料的主体、目标等条件进行分类编研。而且,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对城建档案各种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三是保障能力,城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需要有专业档案工作人员和完善的制度机制的支持。简单来说,在城建档案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中,专业的队伍、系统的培训、完善的制度、充足的经费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0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建档案公共服务建设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城建档案馆都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已经意识到城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但是在当前城建档案公共服务领域却仍旧面临诸多的困境。

①:需求调查方面表现平平。在近年来国家的倡导中,大多数城建档案馆在用户研究上表现较好,基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收集用户反馈、统计档案利用情况等。但是在用户需求方面,利用大数据进行识别就表现得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档案馆几乎忽略了这个方面,因此在档案服务的精准性上就显得不足。

②:档案在线平台”普及率不高。当前各类“在线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公众在“档案在线平台”的需求量是可观的。这里所指的“在 线平台”主要包括网站、微信、微博三个渠道,首先,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可以看到部分城建档案馆虽然能通过网络搜索或者其他档案馆的友情链接找到对应的网址,但点击后发现处于无法访问的状态。这就说明城建档案馆网站使用率不高,管理中不够重视,公众的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其次,城建档案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的建设,从底部菜单栏所设置模块来看,基本都包含了宣传和服务两个板块,这说明城建档案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政务微信在公共服务过程中的作用,但实际上内容更新频率低,且各地运营水平参差不齐,以至于未能将档案馆公共服务能 力发挥到最大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城建档案馆较为忽视打造政务新媒体平台,没有及时有效地识别和满足信息时代公众“线上办事”的需求。

总体来说,大多数城建档案馆在档案资源和档案服务两方面的表现尚可,但是并没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元化地开展档案在线平台建设,无法实现个性化、 多元化的档案服务,创新性不足。因此,在新形势下,城建档案馆应该及时洞察未来服务形式的主流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据更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提供更为便民 的公共服务。

0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路径建议

01提升用户需求关注度

提升用户需求关注度,持续提升认知服务能力。从目前城建档案馆公共服务建设现状来看,大部分的城建档案馆对用户需求的关注不足,开设用户需求收集渠道也不够,无法实现以需求为导向。因此,建议城建档案馆将用户需求作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目标,依托问卷调查、馆长接待日、开放日等方式拓宽用户需求收集渠道,收集分析管内数据,分析用户利用档案信息的习惯特点,主动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馆藏资源和个性化的档案服务。

02丰富城建档案馆藏资源

丰富城建档案馆藏资源,持续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城建档案馆作为城市建设信息基础,馆藏资源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档案馆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工作中,应该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数量,优化馆藏档案质量,同时不断扩大馆藏档案的开放范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档案供给,努力提高城建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

03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

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持续丰富服务手段和方式。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蔓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对线上便捷办理各项事项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城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必定要顺应形势加大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不断完善现有网站、 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平台”的基础上,创新运用“云技术”、物联网等理念 进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比如实施档案数据云储存和异地备份等,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降低用户大容量、快速度获取档案的成本。同时,充分发挥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宣传优势,不断提升城建档案馆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04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城建档案公共服务说到底是人的服务,因此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尤为重要。首先,注重引进专业人才,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城建档案馆可以与高校合作采取定向培养的模式,积极储备优秀档案管理人才并让人才积极参与到实践课程之中,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实战能力。最后,制定科学规范的队伍管理制度,严格坚持持证上岗制度,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不断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和服务意识,以便于从档案管理者的角度为公众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不言而喻,在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馆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拥有许多发展机遇,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城建档案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才能不断地提高城管档案的管理水平,才能为公众提供良好服务。

文章来源:陕西档案

作者:闫利英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